《人类学学报》
好书·新书|《成为人类学家》:关键词是“成为
人类学家在研究他人的同时
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旅程
《成为人类学家》
黄剑波 龚浩群 李伟华主编
978-7-5760-0512-7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08月
内容简介
本书囊括了国内外年轻人类学者的五十篇学术自述,包含进入人类学领域的种种历险和纠结,苦涩与甜蜜。这里的学术自述是结合研究者的个人研究经历和成长过程,思考一些具有学科普遍性的问题。我们希望当我们致力于自己的具体研究时,能够激发、创造出作为对话伙伴的彼此。这不仅是作为个体的学术研究者的需要,也是作为集体的学科共同体的需要。
本书是一个面向公众的邀请:请看,这是一群勇于暴露自己内心的学习者。我们的关键词是“成为”,强调的是这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容易被人误解的“家”。
篇 目
按语
纹路
潘天舒:一名老青年的人类学之旅
张亚辉:学习费孝通学术思想的一点体会
杨德睿:人类学的修行
张志培:学术自我——不再××人类学
赖立里:与人类学相遇,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
冯莎:当代艺术研究实验原理
杨渝东:三山界间见神州——苗疆、运河与韩国的人类学之路
刘珩:文化亲昵与我
卞思梅:互为礼物——我与人类学
层理
刘宏涛:The Tao of the Anthropologists
宋红娟:阳光下的新鲜事
张亦农:遇见自己
崔忠洲:嗨于人类学立体式的学习
赵萱:蔷薇流氓,灵魂比剑更强——写与人类学的一封情书
人类学家组合:田野歌声,乡土格调
曦力:入门人类学的一点跌宕花絮
李静玮:从一花一叶,到天地山水
陈祥军:砥砺千山,方得入门——人类学和我的故事
白玛措:游牧Zomia的田野者
才贝:致这些年的山水——以诗歌的方式
波形
张原:酒醉之后悟清明——我的学术经历自述
刘谦:人类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陈乃华:追寻挟艺穿行的无名者
覃延佳:比理论更重要的,是生活的脉络感
张青仁:从妙峰山到恰帕斯:我在边缘看中心
陈波:陌生人中的喜悦与沉思
王博:忧郁的年轻人类学家
黄剑波: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人类学与人类学家的自我发现之旅
颗粒
李耕:始终背离初衷
朱靖江:游走于影像与田野的河山
张慧:人类学之魅——自我发现、反思甚至生活的契合
陈晋:“反那耳喀索斯”
袁长庚:凝望深谷
雷雯:我的人类学时刻
高瑜:边走边玩做田野
袁丁:一个“过客”的自述
徐薇:我与非洲人类学——时代、学科、平台与个人
顾芗:人类学是我的那条“鲸鱼”
李伟华:船到桥头自然直
温度
郑少雄:遍历甘孜莲花十八峰
代启福:我在矿山做田野,但不是研究矿山
刘琪:学术自述
杨春宇:从海外踏上认识中国社会之路
郭金华:我的民族志——从社会到人类
余成普:我的人类学探索之旅
何俊:学术江湖之外的“非”人类学研究
王彦芸:与他人相遇——人类学的平凡之路
吴银玲:走进“香格里拉”——我的人类学之路
张文义:“做我喜欢的事,有人给发工资,最快乐莫过于此”:纪念我的导师F. K. L. Chit Hlaing
主编的话
2017年9月,近三十位青年人类学者在上海小聚,名之为“学术关怀与学术共同体”圆桌讨论会,作为青年人类学家沙龙之一暨MODO主题工作坊之七。
这次讨论会原本试图承续和回应七年前的一次主题工作坊。2010年6月,“中国人类学的田野作业与学科规范:我们如何参与形塑世界人类学大局”工作坊在北京大学举办,宗旨是“在世界人类学群的概念中寻找表达中国人类学的学科自觉的方式,通过树立和完善自己的学术方法与学科规范,认知中国人类学在当下的国际人类学界的位置,明确自身在中国社会科学界的学科定位”。来自数十所国内外研究机构的五十多名与会者在研讨中积极贡献了观点,共同促成了“关于中国人类学的基本陈述”的形成。这份陈述就中国人类学的学科规范和学术伦理等基本问题做了学科声明,是为健全中国人类学的学格或集体人格而做出的一次集体努力。
时隔七年,一批青年学人再次聚首,共同探讨中国人类学在当代的学术关怀、知识生产路径和学术共同体建设,将圆桌讨论会的目标设定为:促进青年人类学学者之间的深度交流,梳理近年来中国人类学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反思当代人类学学者在学术体制、经验现象和方法论方面面临的挑战,共同探索中国人类学的目标、理论生长点和发展前景,推动青年人类学学术共同体的成长。
上一篇:中国历史学家为什么隐瞒“三星堆”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