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学报

课程作业丨影片《与狼共舞》的人类学解读

引子

上世纪末的北美社会中,白人对印第安人怀有以下的刻板印象:

酒鬼

靠政府救济金过活

靠赌博赚钱

肉食者

野蛮的、未开化的

无信仰的

本族文明被中断了的群体

懒惰的

著名影星凯文 · 科斯特纳执导和主演的电影《与狼共舞》却通过描绘一位白人军官与苏族拉科塔人的互动,展现了与长期以来作为美国“他者”(the radical other)的印第安人的全然不同的面貌和形态。这部影片作为当年奥斯卡的大赢家,有很多值得称道之处。它涉及的主题广泛,有信任、友谊、家庭、人与自然、社会变迁、种族主义、恐怖主义等现代社会的核心议题。它对事物好坏的展现也是丰富的,有好的和坏的印第安人,有好的坏的白人士兵,有对自然的残忍剥夺,也有对自然的合理索取,有战争的残酷,也有恋爱和家庭生活的温馨,有在压制环境中个体思想的崩溃,也有在独处时个体思维的全面重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讲,它无疑有极高的探究价值。下面笔者将从文化人类学课程学习的角度对本片进行简短的解读。

文艺作品中反复呈现的印第安人的刻板印象。

“参与式观察”的意义

军官邓巴在立大功之后选择到草原区独自生活,获得了深入苏族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邓巴深入到了“他人”的生活中进行了观察和体验。一开始双方完全不懂对方的语言,也不理解对方行为背后的含义,相互揣度对方的来意。由于邓巴救了苏族内的一个女子,使他获取了苏族人初步的信任,才开启了之后的频繁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他学习苏族语、获得了苏族的名字,甚至娶了成长于苏族部落的白人女子。他选择去理解和接受苏族的语言,以苏族的方式进食,追随苏族的传统起了新的名字、举行了婚礼。虽然邓巴没有经历过人类学的训练,但他进行了十分成功的参与式观察,可以说做到了设身处地用当地人的眼光看待周边的事物。

从族裔中心主义到文化相对主义

由美国现代人类学之父博厄斯创立的文化相对论告诉人们,要了解和认识某种文化,必须从这种文化自身的价值和信仰入手,而不是采用其他文化的标准。影片中的白人和印第安人在起先都怀有一定的轻视对方的态度,比如风中散发鄙视邓巴用来沟通的肢体动作,邓巴则无法理解苏族人中捡到东西之后不需归还的做法。这是因为他们都怀有根植于自身文化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都体现过一定程度的族裔中心主义。但在之后的互动中,他们获取了对对方文化意义的本土意义的理解,进而能够从对方自身的价值和信仰入手,很好地接纳对方的文化,比如苏族人使用邓巴的武器进行武装对抗,邓巴则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入乡随俗。从这方面讲,本片可以说是文化相对主义的一个很好范例。

背景知识补充

影片中着重描绘的苏族(英语:Sioux),是北美印第安人中的一个民族。广义的苏族可以指任何语言属于印第安语群苏语组的人。苏族人原居北美五大湖以东地区,务农,主要种玉米。有过图画文字,崇拜太阳。十九世纪初以来,由于殖民者与白人的压迫和屠杀,部分西迁到大草原,曾一度组成“草原大联盟”。后来,部分又被迫辗转迁徙,终于被集中到南达科他、北达科他等州几个瘠小的印第安人保留地,现存约4.5万人。另约有二千人在加拿大。太平洋周边的印第安人族裔中,苏族人是最顽强抵抗白人入侵的族裔,他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骑兵--但也是最后一个马背上的民族。正如《与狼共舞》影片最后一段悲情的话:

“Thirteen years later, their homes destroyed, their buffalos gone, the last band of free Sioux submitted to white authority at Fort Robinson, Nebraska. The great horse culture of the plains was gone and the American frontier was soon to pass into history.”

虽然影片中用了很多篇幅描绘印第安苏族人灿烂的文化和善战的血液,但是其他文化对他们的侵蚀是客观存在且是压倒性的。这引发了笔者进一步的思考。

保持灵性还是商业化?文化交融还是各自为政?

笔者初次看《与狼共舞》是在大一的美国本土文学课程上,4个小时的电影给了我太多思维方式上的冲击,当时的课程学习也使我对北美印第安人群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到这是一个充满灵性的群体,拥有生活的智慧,懂得如何和自然和谐共处。

上一篇:一位被重新认识的女性人类学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