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学报

学者观点:认知人类学促进跨文化交流

认知人类学聚焦不同人群如何组织文化与利用文化,认为每一种文化特有的标准决定相关社会解释事件、生活和思想的方式。作为研究人类文化与思维关系的交叉学科,认知人类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进路。围绕认知人类学的相关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专家学者。

跨学科发展的产物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彭兆荣对“认知”进行了阐释。他认为,人的观念和行为之所以不同,进而形成群体性、成为特殊的“文化类型”,都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之上。“认知”表示一种对诸关系的认识原则,尤其是人的思想与现实关系的认识。认知涉及对事物的分类和态度。对于同一个事实,在不同的认知中可能有许多完全不同的维度。传统的认知人类学侧重于检验日常性的文化知识及其起源和适用关系,并以分类方法作参照。

认知人类学的产生受到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教授纳日碧力戈表示,20世纪50-60年代,认知人类学进入分析文化知识阶段。到80年代初,图式理论代替了原始型理论,随后又出现了更为抽象的有关心理表象性质的心理学理论,思维对于语言的过分依赖被打破。20世纪90年代以来,认知人类学呈现两大趋势:走向社会、走向实践;走向数理、跨越文化。这两大趋势常常交织在一起。认知人类学迄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和统一的阵营,但是它毕竟存在,而且不容忽视。

认知人类学试图解释人类如何共享知识,以及人类的成就如何穿越时空进行传播,这决定了该领域的跨学科特色。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范可表示,认知人类学与民族科学、语言学经常是形影不离的。因为人类学家常常在特定的群体里从事田野工作,他们会关心当地人如何认识周遭自然、怎样对世间万物进行分类等。这要求学者具有跨学科知识。认知人类学本身就是人类学趋向跨学科发展的产物。

推动学科交叉型应用研究

认知人类学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人们了解人类如何认识世界和自身。范可认为,认知的形成伴随人们的成长,人们对周围世界和社会本身的认知可以说是通过分类和构建模式达到的。认知人类学关心不同群体的知识,以及下意识意义上的隐秘知识是如何改变人们感知和牵涉到的周围世界。

纳日碧力戈表示,当前,认知人类学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文化表象进行了详细而可靠的描述;在文化和心理功能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人类把各种表象作为文化遗产来学习,心理受到这些表象的影响。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认知人类学促进跨文化交流,总结和吸收人类与自然、社会相处的智慧,弘扬万象共生理念。在自然科学方面,可以丰富脑神经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拓宽人工智能研究的范围,推动学科交叉型的应用研究。

“认知人类学最新发展的焦点在于研究文化图式如何与行动相联系。”纳日碧力戈表示,认知人类学研究讲究的形式和方法,近些年来走向量化。认知人类学不再满足于在社会里找文化,而是由外向里,到人的头脑里找文化、找意义。

当前,我国认知人类学发展还比较有限。范可表示,我国社会接受的知识体系的多样性不够,这就造成人们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和分类过于简单,这种情况需要有所改善。认知人类学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告诉人们分类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帮助人们达到对社会生活的真切认识。此外,认知人类学应该在民族学研究中有一席之地。

认知人类学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新研究领域。范可认为,目前,亟待了解的是民族科学的知识,这有助于认识一个民族是如何分类的。应当关注传统知识如何受到现代性知识的干预,以及在这样的干预下,本土知识系统如何与之斡旋和调适。同时,对于许多民族特有的、一些千百年来积累的民间知识应该加以收集研究,这有助于理解这些民族的认知发展和改变的过程。此外,还应当关注系统性的、传统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系统是如何应对全球化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年11月13日第1329期

主编:范可

编辑:韦小鹏蒋正

上一篇:触动人心的人类学著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