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学报

封面书单·6月 | 攀援文字潜伏书中 过精神上“向

盛夏已来,万物竞发。此时择机走进山峦,亲近植物,向大地学习,肯定是上策。如果暂未成行,藉着阅读,攀援着文字线索,潜伏进书本蕴含中的自然和诗意,获得灵魂深处的慰藉和清凉,也是好的。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作为现代读者,我们不仅需要知道唐诗写了什么,好在什么地方,可能还需要知道诗人是怎么写的,运用了什么技巧完成,这样才能够更深入理解他的世界,继承以前的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精华。古典文学资深专家、中山大学中文系黄天骥教授,半个多世纪专研古典文学,博考经籍,覃思神会,多有独见。

本月推荐的8本书,有大学中文系教授阐发古人之心的“唐诗三百年”,有从人类学、考古学等角度回望梳理“丝路”上瓜果飘香的“沙漠与餐桌”,有人文教授用大文化角度对“红楼梦”进行新颖冷静的“讲义”,以及关于从训诂学角度讲述饮食的“人与自然”的故事。

黄乔生 著

由于地域辽阔、民族和方言各异,所以各种蔬菜及其名称无论是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交往中,还是在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里,都呈现出种类繁多、名实混杂,以及正名、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最终构成了既丰富多彩、又繁芜复杂的中华佳蔬名称文化的特色。

带着戏曲的眼光去研究诗词

传记文学研究界流传一句话:“一图胜千言。”这是一本完整、系统整理鲁迅先生照片的一本书,一部鲁迅形象史。书中通过现在发现、保存的114帧鲁迅照片,辅以整理者详细的文字解说,来研究、欣赏先生自早年到晚年的形象演变。书中鲁迅最早的照片拍摄于1902年秋,是浙江同乡会在东京的合影。最早的鲁迅单人照是那张著名的1903年“断发照”,距今整整90年,如此可见该书宝贵的文献价值。

《红楼梦讲义》

除了这一张“断发照”,最能代表青年时期鲁迅风采的,还有1904年鲁迅在弘文学院的毕业照,一样的风度翩翩,英气逼人,让人过目难忘。而有重要文献价值的还有1906年3月弃医从文时与仙台医专同学的合影,成为鲁迅一生的转折点。据有关人士回忆,1933年2月17日,鲁迅与萧伯纳见面时,萧伯纳夸奖鲁迅的样子好看,鲁迅回应道:“早年的样子还要好!”

从书中鲁迅青年时期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先生当年的风采:风华正茂,丰神俊朗。拍摄这两张最早的照片时,鲁迅刚刚20岁出头,翩翩少年,涉世未深,血气方刚。从其表情看,他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正是在赠给挚友许寿裳“断发照”的背面,他题写了“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成为自己的精神宣言,也影响了无数热爱鲁迅的后来人。

《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生命之书,我们不只是在读《红楼梦》,也是在阅读人生。吃穿用度、幽微人性、隐喻伏笔……这部包罗万象的生命之书,堪称中国文化的“珠穆朗玛峰”。在攀登这座文化高峰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红楼梦》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林黛玉、薛宝钗谁才是女一号?曹雪芹是女性崇拜者吗?探春和王熙凤谁更懂管理?……

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 著,陈阳 译

这些草木不仅仅属于自然,是自然之物,它们生长在大地上,也生长在人类文化史里。漫长的岁月中,一棵草和人建立起了情感联系,一棵树也经历着人世变迁。作者在《诗经》、药典和农书里上下求索寻找资料,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给读者讲述草木在人世的经历和故事。而这些故事不仅只是故事,故事里有的是我们祖先曾有的生活。那种生活和草木有关,也和一种美好的生命方式有关。

《土里不土气》

全书分为“里山技”“里山食”“里山客”三部分,以350多张彩版手绘、180多张照片,分享11类半野生活技能、107种动植物观察,还穿插有“大鹅历”“大地菜桌”“里山食物历”等十一组视觉饱满的“野性通讯”。这样的“里山”生活并非田园牧歌,也不是纯粹的农民耕作。他们选择身兼“知识农夫”“自然观察员”两大身份,在被忽视的城郊边缘发掘野性机密、探索“永续共生”的生活方案。

黄天骥 ?著 ? 东方出版中心

“向往的生活”图书版

上一篇:从文明帝国到帝国文明
下一篇:没有了